服务热线:

178-528-25688

专业演出活动公司多年经验

为您提供专业活动策划演出服务!

演出市场

打开文艺“新标尺”——十年,无锡有“戏”!

作者:宁秀文化 发布时间:2022-10-17 07:18
 “走进剧场,就像做了一场梦,我们可以暂时脱离烦琐的生活,得到人生的启发,在舞台上找回迷失的自我;走出剧场,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重整生活。”无锡资深剧迷贺女士道出了她喜欢走进剧场的原因,也说出了众人心声。
 
  2012年,无锡成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设立的首个分会场。十年间,无锡演出市场蓬勃兴盛,剧院发展如火如荼,产品供给丰富多元,艺术普及持续开展,无锡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尽情欣赏各类高品质演出,遇到口碑爆棚的热剧、大戏来锡,抢票更成了家常便饭。十年来,在无锡,跟贺女士一样爱戏、懂戏的市民越来越多。
 
 
 
  从跑外地看剧,到在“家门口”赏好戏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2012年10月28日。当晚,由国家一级指挥陈燮阳领衔的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江山如此多娇》在无锡大剧院开演,拉开了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的序幕。彼时,为期一周的无锡分会场,迎来了英国多媒体舞蹈《水形百态》等中外精品艺术演出。“那是第一次在无锡看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出,效果太好了!”无锡签名封片收藏爱好者胡志辉热衷追演出、求签名。过去,只要周边城市有好戏上演、名家做客,他都会专程赶去观演。自从上海国际艺术节落地无锡,老胡不用跑外地追剧、追星了,但他也变得更忙了,因为除了无锡大剧院、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无锡音乐厅等专业演出场所,这两年,无锡的各类小剧场也遍地开花,一年到头,好戏不断。
 
  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成功开启了无锡演出市场的“新纪元”。一个现象令人欣喜,近年来,每当无锡有热门演出时,在剧场门口,常常能看到拖着行李箱从外地赶来看演出的年轻人。从无锡市民去外地看演出,到如今人们追剧来无锡,这一变化折射出无锡演出市场的发展繁荣,凸显了剧场演出对于区域发展的带动和对城市文化的传播。
 
  无锡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举办了八届,已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在此基础上,无锡于2019年推出了太湖文化艺术季,打出“太湖”牌,发挥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作用,打通沪苏的文化交流互鉴,充分吸收上海国际艺术节、江苏紫金文化艺术节两大品牌优势和资源禀赋,与此同时,更好地突出本地元素,把艺术节办得既有“国际范”也有“无锡味”。去年10月25日,吕思清参加太湖文化艺术季开幕演出时感慨,无锡的艺术氛围很好,观众很热情,每次来他都很感动。听说无锡要组建交响乐团,吕思清更是喜出望外,他希望无锡市民能欣赏到更多高品质的艺术演出。
 
 
 
  名家名作纷至沓来,构建艺术交流网络
 
  十年前,一些院团来锡演出,甚至会遇到卖不出票,最后只能靠赠票撑场面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业内人士分析,除了彼时无锡的剧场建设不尽如人意,更多还是因为演出过于单一,缺少有吸引力的优质演出。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的设立,让无锡巧借“搭车”效应,同时发挥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为无锡市民送来了源源不断的好戏,也让外地院团看到了无锡的城市魅力和演出市场的潜力。于是,无锡的演出市场渐渐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2019年,我们引进了世界原版经典音乐剧《猫》,当时连演了8场,还是一票难求。今年的艺术季,我们会有开心麻花的好剧登场。”无锡市人民大会堂经理陆伟东认识到,演出行业终究要靠优质内容吸引观众,大家应该有意识地从市场出发,从观众角度考虑,从引进好剧开始。
 
  从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到太湖文化艺术季,纵观十年来无锡的演出市场,既有鉴赏力,又有消费力的观众群体增长迅速。通过艺术节、艺术季,无锡正持续对市民进行高雅艺术的普及和文化消费习惯的培养。
 
  十年来,无锡的剧场建设和运营水平得到快速发展,无锡的好戏也越来越多,一票难求成了常事。“无锡大剧院是2012年开门迎客的,到今年,正好是十周年。”无锡大剧院运营中心总监崔建彬介绍,近年来,诸多名家、名团、名剧来锡演出,比如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等,张铁林、张国立、王刚主演的话剧《断金》、郎朗的钢琴独奏音乐会等爆款演出,更是屡屡刷新无锡大剧院票房销售记录。
相关标签: 济南庆典公司 农新 云上演出 戏曲 观众 名家 过年 记者 湖北 日报
相关新闻
服务范围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78-528-25688

微信号

jinanyany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