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78-528-25688

专业演出活动公司多年经验

为您提供专业活动策划演出服务!

演出市场

演出刷脸实名入场 “黄牛”生意走到尽头?

作者:宁秀文化 发布时间:2023-05-15 12:58
近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市场消费火爆,票房收入增长迅猛,然而很多演唱会的门票销售没有出现过去常见的“秒罄”,而是相对自然地释放,恐怕和越来越多的演出实行了“强实名”购票规则有关。
 
所谓“强实名”,就是——人、证、脸三合一。
 
线上购票时绑定身份信息的那个人,入场时除了必须扫身份证之外,还要对着摄像头刷脸,这张脸,也必须是身份证上那个人。
 
而这个售票检票方式,被认为是向“黄牛”发起了最强攻势,可谓“一招致命”。
 
01
 
观众苦“黄牛”久矣
 
“谁抢到了XXX演唱会门票”“XXX演唱会门票求转”,这样的话题并不陌生。
 
一边是粉丝眼睁睁看多个平台门票瞬间售罄,另一边社交平台上不少黄牛号乘机打着“100%真票保证”的幌子,溢价兜售门票。
 
“几乎所有门票都翻倍销售,甚至不少座次比原票价高出1000多元。”
 
“本来想着实在不行就稍微加价购买,但没想到价格会如此离谱。”
 
“粉丝们掐点抢票发现秒空,转头却发现黄牛们手里囤积了大量门票。这种心里落差太大了。”多年来因为黄牛而错失参加演唱会的机会,让粉丝已无法再容忍这种囤票炒作的行为,“黄牛票翻倍式溢价已成常态,我们买票是希望能和众多同好现场听偶像唱歌,而不是让他们牟利。”
 
据媒体调查,黄牛之所以能囤积大量演唱会门票,除了利用专门用于抢票的软件,还操控着较完整的“人工抢票”产业链。而黄牛出没不但让歌迷无法通过正常渠道买票,还可能面临买到假票以及个人信息泄漏等风险,最终造成钱财损失。
 
02
 
“强实名”让黄牛没了“空间”
 
为了加强票房管理,一些演出最早推出了电子票,但是这类票只是披着件外衣,观众到了现场,机器上一扫,还是打印出纸质票进场,也不需要刷身份证。
 
后来出现了一种“伪强实名”,要绑定身份信息,进场要刷身份证,但不用刷脸。万能的黄牛很快找到了玩法,用一批身份证买完票,然后再带到现场,开演前,把对应电子票的每张身份证原件,给到买家,对方可以顺利刷证入场。以至于演唱会结束后,门口全是观众找黄牛还身份证的“奇景”。
 
而“强实名”则要求在线上购票时就必须绑定身份证,到了演出现场本人刷脸才能入场,类似于高铁检票,今后可能会越来越成为演唱会票务的主流趋势。
 
更何况,除了“强实名”,还有不可转赠+不可退票这一套组合拳,可以说已经把黄牛们逼到了角落,断送了所有可能的操作空间。
 
03
 
却也误伤观众?
 
“强实名”断了“黄牛”的路,却也可能是一把会误伤观众的双刃剑。
 
演唱会票都是提前大半个月甚至好几个月预售的且不可退票,很多人也无法预见到自己真正到演唱会那天是不是真的能去。如临时有事去不了,那这张票就废了,甚至不能让亲友代替。另外,演唱会票难抢,很多的粉丝会召集身边朋友帮忙一起抢票,那如果有重复抢票也不能转让给其他人。
 
微博上有网友发出灵魂拷问,表示买卖关系太不对等,“现在的演唱会,付钱时根本看不到座位,有个紧急情况还不让退票,这点太不公平。”
 
因此,有些无法按计划观演的观众,通过拉微信群寻找同道中人希望共同维权。组织者搜集了每个人的退票原因列成表格,大多数理由集中在生病、购票人信息填错、重复购票、工作或考试时间冲突上。
 
所以,一些场次的演出考虑到“强实名”可能会让部分观众心理上不适应,专门安排了“退票时段”——
 
“因为本次演唱会‘实行实名制购票实名制入场,不得转赠转售’,但很多观众都是‘首次参与实名制购票,对实名制购票规则了解不深入’,所以特地在XX时间段,开放了12个钟头的‘退票时段’”。
 
“演出(预售后)开票前24小时,可全款退;正式开票日起至售票通道关闭前48小时,收取20%的手续费退票”。
 
其实,参考国外演出市场的票务运营经验,很多演出观众直到开演前一天,都是有退票权利的,只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和税点即可。
 
所以,有不少业内人士判断,“强实名”背景下,“限时退票”或许会成为今后演唱会票务操作的常态。
 
 
 
责编 张小楠
 
检校 蒋赛赛
 
来源:钱江晚报、贝壳财经、腾讯新闻
相关标签: 济南庆典公司 农新 云上演出 戏曲 观众 名家 过年 记者 湖北 日报
相关新闻
服务范围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78-528-25688

微信号

jinanyany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