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辉煌的历史中走来,一路放歌走进新时代,我们希望用歌舞诗的表达方式,唱出文化自信,舞出大美山东。”由山东省社会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主办,山东省舞蹈家协会、长城梅地亚文化产业集团承办的“放歌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长城梅地亚之夜”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专场展演即将与观众见面,谈到创作初衷,山东省社会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长城梅地亚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王百忠,以及该剧总导演、山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李建国,都不止一次提到了“文化自信”这个词。这部阵容宏大的歌舞诗剧到底好在哪里?其创作过程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又是如何浓缩数千年齐鲁文化精髓、展示山东文化自信的?记者带您走进《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创作幕后,提前感受一部歌舞剧折射出的自信、自豪。

王百忠认为,《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部剧既展现了数千年齐鲁文化精髓,也表现了这种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非常能引起观众共鸣,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创作之初定下总基调,要表达出山东人的中国梦
“有那么一种感觉,那就是想说山东、唱山东、舞山东,用最纯朴的情感,描绘最质朴厚德的山东……”距离“长城梅地亚之夜”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专场展演亮相还有不到一周,总导演李建国特意找出他为这部剧编写的纪念手册,翻到扉页,一字一句将这段话念给记者听。早在着手创作《谁不说俺家乡好》之前,李建国就为这部剧定下了总基调,“歌舞剧的表达能力有一定限制,舞不出来的咱们就唱,唱不出来的咱们就说,总之一定要把咱山东人的情怀、山东人的魂演好、演活。”


“好的艺术作品首先要留得住观众,让普通老百姓能坐下来,看下去。”李建国坦言,许多作品都表达过“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个主题,歌舞诗剧不像小说、电视剧那么直白,似乎“艺术范儿”更浓一些,但创作者绝不能把这种艺术性搞成阳春白雪,而是要讲咱山东人自己的故事,贴近山东百姓的生活。为此,从构思、编剧到选材,李建国始终坚持“山东形象”“山东角色”,突出山东民间舞蹈的风格和韵味,强调演员情感投入的真挚、真诚与真实。比如,该剧中一段击鼓的舞蹈,取材于莱芜“长勺鼓乐”,编排十分简单,保留了浓厚的民俗气息。有些舞蹈动作看似不够“完美”,却宣泄出最真实的力量与情感,令观众仿佛置身其中,一下子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
最大难点在于“融合”,一个舞台、一百分钟浓缩千年齐鲁文化
谈到这部剧的创作过程,李建国掰着指头跟记者算了笔时间账,构思、筹备、排练……前前后后加起来忙活了一年多。艺术家多追求完美,他更是个对作品要求严格、精益求精的人。该剧以时间为轴,分为四个大章节,其中包含舞蹈、合唱、诗朗诵等十几个节目,演出阵容更是集结了山东省直院团、院校、艺术团体、各市舞蹈家协会艺术团体等16家演出单位共计600余名演员。创作初期,单是筛选各市推荐的节目就耗费了大量精力,“有些节目可以选取一部分加入剧中,有些没法直接用,需要重新改编,还有的没法用,我们干脆就重新写词、编舞。”好不容易完成了剧本创作,到了排练期,他又把各个演出单位跑了个遍。“不亲眼看着不放心。”他笑着说。



创作过程中的辛苦自不必说,在李建国看来,这部剧最大的难点在于“融合”。表现山东文化的作品很多,但大多数是表现一个侧面、一个点,这部剧却要把一个从古至今的山东、多元多彩的齐鲁文化,浓缩在一台一百分钟左右的歌舞诗剧里。“这是一个很大、很难的课题。”李建国感慨,但越是困难,越是少有作品尝试,他就越是有一种“非干不可”的决心。
“其实直到第一次彩排之前,我们心里都没底。”李建国笑着说,大伙儿确实付出了很多心血,但是作品到底能不能行,最终还得观众说了算。正式演出前,这部剧又经过了好几轮修改、调整,在山东多地进行巡演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直到这个时候,李建国一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面对来自各方的赞美,他从来没觉得自己了不起,“只要观众喜欢看,能看懂这部剧想要表达的东西,我就觉得高兴。”



用艺术精品传递责任与自信,打造山东的新的“文化名片”
“放歌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长城梅地亚之夜”大型歌舞诗剧《谁不说俺家乡好》专场展演将于12月28日亮相山东会堂,这样一部大手笔的演出,完全是公益性的。长城梅地亚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王百忠告诉记者,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公益性质的新春音乐会,今年特别增加了这部歌舞诗剧专场展演,专门拿出一部分票送给警察、教师、环卫工、家政服务人员等各个行业的普通百姓,邀请他们到现场来感受新年气氛,感受大美山东。
“展演的主题定位就是放歌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王百忠解释说,放歌新时代,就是强调我们从辉煌的历史中走来,当前正满怀自信走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则是强调不管你身处社会的哪一个阶层,不管你是党员还是普通群众,都要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去。他说,如今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但咱们在大步往前走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山东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成果。《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内容从孔孟之道、儒家精神,到战争年代的齐鲁儿女英勇支前,再到济南的泉水、到淄博的陶瓷,悠悠数千年,一脉相承。王百忠希望,观众在欣赏这部歌舞诗剧的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豪、自信和责任。
在王百忠看来,这部剧不仅是一个好的文化创意产品,更有望打造成山东的一张新的文化名片,从历史纵深感和内容丰富性这两个层面上,描绘质朴、厚德、自信满满的山东。近年来,长城梅地亚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王百忠给记者展示了公司最近设计的一款孔子纪念产品,包括纪念钞、纪念币、《论语》纪念册等等。“文化创意产业不应该是高大上的概念,而是一件件具体的产品,特别是我们身边的产品。”王百忠说,山东拥有非常丰富、厚重的文化资源,今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值得我们挖掘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