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78-528-25688

专业演出活动公司多年经验

为您提供专业活动策划演出服务!

演出市场

舞蹈动人、剧情紧张,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启首轮演出

作者:宁秀文化 发布时间:2018-12-23 06:47

悠扬舒缓的《渔光曲》旋律响起,一群身着旧式旗袍的女舞者踏在小板凳上,摇着竹扇,身段颀长,恍惚间把观众带回到1940年代的上海。

12月21日晚,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历经100多天排练、多次彩排,在上海市舞蹈中心大剧场开启一连8场的试演,接受观众的评判。

“上半场优美,下半场感人”,是观众们的一致感受。1958年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当时的经典,孙道临扮演的李侠潜伏在上海,用秘密电台搭起通往延安的情报传输路线。紧张的谍战故事和感人情节让这部早年的谍战剧直至如今仍是老一辈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虽然舞剧改编谍战故事已经困难重重,两位年轻的“80后”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却不满足于仅仅是在舞台上复制这部红色经典。舞剧开篇,9个主要人物一起登场,他们的名字和身份也显示在头顶的大屏幕上。

故事主线没变,细节却诸多调整,人物也和原版电影有一定出入,如此多的改编让观众很难从一开始就进入状态。上半场演出巧妙地顾及到了这一难点,主要人物一一出现,传递情报、互相怀疑,彼此小心翼翼地试探,台下观众也看不出太多所以然,甚至在开篇一闪而逝的文字中,都没能完全对应每个演员的身份,只能饶有兴致地猜测。

集中在上半场的多场精彩的群舞化解了情节人物复杂的观感。报馆员工写稿印刷报纸的紧张舞蹈,伴随着《渔光曲》徐徐展开的旗袍舞,展现老上海里弄72家房客的生活群舞,撑着黑伞在雨中而行的黑衣人群舞……一段段群舞舞蹈风格迥异,构成了1940年代老上海风情的底色,也成为上半场演出令人难忘的亮点。

舞剧中严谨的细节也成了将观众带入情节的重要助推。李侠的原型是革命烈士李白。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吴德胜用“惊喜”形容看剧后的感受,他曾接待过两次主创团队,提供了很多细节。舞剧中有个情节是李侠和妻子何兰芬回到家中,何兰芬拿起扫帚扫了很久地。这个细节就来自李白妻子讲给吴德胜的回忆,当年身处地下斗争的环境,她养成了习惯每次回家用扫地动作掩饰,观察是否被人跟踪。

相关标签: 济南庆典公司 农新 云上演出 戏曲 观众 名家 过年 记者 湖北 日报
相关新闻
服务范围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78-528-25688

微信号

jinanyanyi

二维码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