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兰牧骑来到北京航天城慰问演出,这份
- 2018山东省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将在泰安举
- 余干《今日黄港》自筹经费开展“欢乐乡
- 人民大会堂元旦期间演出看看那场你喜欢
- 平阴县文广新局:组织开展基层综合性文
- 民间剧团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越剧在绍兴有
- 国内实景演出数不胜数,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业莫忽视小城青年
- 24部新创大戏集中亮相山东文化艺术节
- 菏泽首届激光水幕电影兼璀璨花灯兼国际
邮 箱:yewu@ningxiu.com
手 机:178-528-25688
网 址:http://www.ningxiu.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黄金时代
众多演出团体来华“闹新春”,精彩作品一票难求
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在上海的演出一票难求。单劼 摄
【环球时报记者 单劼】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国内各剧院将迎来新一波演出高潮。从本周末到大年初六,仅北京各大剧院就有近50场“新春”演出,涵盖交响乐、名家专场、相声和亲子音乐会等。大麦网联合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去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89.51亿元,年轻“高知女”和“95后”成现场娱乐的观众主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演出市场规模有望成为世界最大,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外优质演出团体,但也有部分外国“假团”“水团”挂羊头卖狗肉。专家建议,观众在购票前最好对演出团体进行调查和甄别,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演出市场的规范管理。
精品一票难求
“你好,谢谢!”40多个来自意大利的孩子与观众一一致意。这些5到12岁的小朋友是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的成员。演出后与观众击掌已成为他们来华演出的固定流程。2019年新年假期,该合唱团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贡献了6场新年音乐会,随后在南京演出2场。今年是该合唱团连续第四年在上海举办新年音乐会。通过过去几年的积累,合唱团已成为国内新年档期最抢手的演出团体之一。这次,其上海新年音乐会的门票仅用41秒即售罄,打破了去年44秒的纪录。据了解,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创办于1963年,2003年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他们演唱的大部分歌曲来自一年一度的意大利金币儿童歌曲比赛。“我们的演唱和表演风格是非常欢快的,”合唱团指挥萨布丽娜·西蒙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意大利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的表演引人入胜、妙趣横生,这从他们的曲目单就能看出:《音乐神童莫扎特》讲述了这位奇才的童年时光,《奇怪的蜘蛛》主角是一只肥宅蜘蛛,《素食僵尸》诡异中透着可爱。此外,他们还演唱了很多意大利民歌。其中,最经典的是《鳄鱼怎么叫?》,堪称意大利的“国民儿歌”。最令中国观众惊喜的是小合唱团翻唱的几首中文歌:《茉莉花》《鸿雁》《虫儿飞》和《同一首歌》。不仅歌曲好听,意大利孩子的中文发音也字正腔圆。《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为练好中文歌,孩子们几个月前就开始练习,一个字一个词模仿中国老师的录音。合唱团指挥萨布丽娜认为,中国音乐和中文非常有艺术性。“我们表演中文歌曲,不仅是为了向中国朋友致意,更多地是因为我们觉得中文的音韵非常迷人。”
这个备受欢迎的意大利小合唱团在中国积累了大量粉丝,甚至还有了一个颇为专业的粉丝团,为合唱团的曲目做翻译、字幕和推广。粉丝团的核心成员之一朱翼云说,与众多风格传统的儿童合唱团不同,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唱属于孩子的歌”,以孩童视角、洋溢着童真的优秀童谣、高水平又自由本真的童趣表达打动了中国的万千观众。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欣赏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的音乐,并且会有不同的领悟,”来自武汉的大学生吴瀚告诉记者。为确保买到音乐会的门票,吴瀚安排了十个同学帮他在那场41秒的恶战中抢票。来自北京的观众李晨琳专程带着她2岁的女儿和6岁的侄子前往上海观看。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尽管小合唱团演唱的歌曲是意大利语,但她和孩子们仍然享受其中,并打算明年继续买票观看。
演出鱼龙混杂
不过,并不是所有观众都对新年音乐会感到满意。来自北京的陈女士就感觉自己受骗了。元旦期间,她花了3120元购买了4张带有“维也纳”字眼的交响乐团的新年音乐会门票。结果发现,这场演出的舞台是临时搭建的,座位只是临时摆放的一些椅子。“乐团水平一般,整个音乐会的气氛就像一个茶话会,”陈女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她发给记者的视频可以看到,演出现场,观众纷纷站起来拍照,有不少人喧哗、走动,而背景音乐是正在演奏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演出行业业内人士分析,因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名气太大了,大众听到含有“维也纳”字眼的演出会很激动。“但很多人不知道,维也纳不入流的音乐家很多。人人熟知的曲子通常连当地的校级乐团都能演奏。”这位业内人士建议大众在购买演出票时,最好先去搜索一下这个演出团体的资料,甚至是搜索德语原名。
警惕“南郭先生”
据了解,除了“维也纳”,类似“皇家”“施特劳斯”“爱乐乐团”等字眼也常被用来吸引中国观众,但实际上,有些演出团体只是国外不知名的乐团,甚至是为了在中国演出临时组建的。前几年甚至出现过国外演出团体在华宣传时冒用其他著名合唱团名称的事件。
文化评论员石文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城市居民的艺术品位被唤醒和提升,对高雅艺术门类的认知理解、对海外名团的购买力和消化能力都不断增强。同时,西方高雅艺术演出市场的繁荣也在不断唤醒和提升中国居民的艺术欣赏水平,两者之间是互相成就的。
“不过,演出市场的繁荣、媒体宣传的热度和普通居民文化消费认知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假团’‘水团’就容易利用这个偏差和市场需求,挂羊头卖狗肉,一般观众很难鉴别乐团的真假和专业性。”石文学认为,加强对演出市场乱象的监管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是对消费行为的欺诈,对观众艺术感受行为的侮辱,对真实乐团名誉的玷污。”
- 2024-05-11北京演艺集团第十届“五月演出季”如约
- 2024-05-11临夏州赴天水市开展文艺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剧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国(天津)演出交易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