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场
演出市场
- 乌兰牧骑来到北京航天城慰问演出,这份
- 2018山东省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将在泰安举
- 余干《今日黄港》自筹经费开展“欢乐乡
- 人民大会堂元旦期间演出看看那场你喜欢
- 平阴县文广新局:组织开展基层综合性文
- 民间剧团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越剧在绍兴有
- 国内实景演出数不胜数,但是知名的不多
- 演出行业莫忽视小城青年
- 24部新创大戏集中亮相山东文化艺术节
- 菏泽首届激光水幕电影兼璀璨花灯兼国际
联系我们
邮 箱:yewu@ningxiu.com
手 机:178-528-25688
网 址:http://www.ningxiu.com
微 信:jinanyanyi
地 址: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黄金时代
演出市场
疫情之下的北京剧场演出:虽遭打击,“向阳而生”
作者:宁秀文化
发布时间:2020-07-14 07:40
“隔了半年,终于又能回到剧场看剧了,我们从进入大剧院开始就不停地拍照,尤其当海顿《降B大调第103号交响曲》奏响的那一刻起,激动的心情就没停止过,现场那种感受真的是无可替代的。”
一个月之后,北京市民江颖(化名)回忆起6月6日到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的情形仍然兴奋不已,虽然在过去的几年,她已经在这里看过将近200多场演出了。
6月6日晚,江颖去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6月2日,国家大剧院在暂停演出和参观后的第130天,正式对公众有序限流开放,并于6月6日晚,举行了首场在剧场内带观众的演出。江颖作为大剧院会员代表受邀走进剧场,此举也被视作北京演出市场复苏的号角。
然而,随着疫情的反弹,6月13日起,国家大剧院开门迎客10天后再度暂停开放,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间剧场等部分刚复工的剧场也都纷纷停止复工。6月15日召开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也曾明确提出,暂停开放文化娱乐等室内活动场所。
截至7月12日24时,北京已连续7日无新增确诊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杭州等多地剧场已经开始复工,但对于经历过复工又停工的北京剧场演出而言,何时可以恢复?
短暂的复苏
2020年1月23日凌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消息,武汉“封城”,全国剧场陆续开启停演退票模式。
“我们的公众号1月23日当天就发布了停业公告,原本计划春节后的2至3月放映英国剧院现场(NTlive),包括王尔德的戏剧、莎士比亚的戏剧等6部、7场,都已经售票,后来也都进行了退票处理,涉及票款约10万元。”北京中间剧场总经理杨云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疫情停业期间,剧场租金、物业、工资等各项成本平均每月50万元,虽然他们承接了一些拍摄企业宣传片、出租场地等业务,但收入仅是杯水车薪。
5月份随着全国疫情形势的整体好转,部分剧场逐渐恢复办公。国务院在5月7日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采用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
中间剧场在5月11日发布了一条复工的推送《今天!我们!复工!》,杨云坦言,“复工只是说我们恢复线下办公,当时剧场其实都还没有开,但想通过推送传递给大家一个信念吧,我们还在大家身边,一直都在为剧场开门时刻准备,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我们。”
中间剧场复工通知截图
6月6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当晚,因为疫情已经四个多月没有迎接观众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响起了久违的掌声,这是国家大剧院“声如夏花”系列音乐会的第八场,主题为“夏之惊雷”,特别邀请抗疫一线医护代表、公安干警、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剧院会员等130余名观众现场观演,并同时在线上播出。
尽管大剧院已经连续推出了多期线上音乐会,但对演奏家们来说,能与观众面对面的喜悦,依旧是无法比拟的。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回忆说,“我们有小半年没见到观众了,音乐本来就是一种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能量,所以当天台下看到观众的时候还挺感慨的,虽然只有不到200人,但他们的掌声胜过了满座观众的感觉,尤其是很多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也来到现场,我们能感觉到背后的强大气场和力量。”
6月6日 国家大剧院演出现场
能作为观众代表来到现场,江颖也引来了朋友的羡慕,“虽然大家都是相隔数米之远入座,并且带着口罩,但惬意与喜悦的感受是线上听所无法比拟的,很多朋友们都很羡慕我,我们还开玩笑说很快就可以公开售票了,大家快做好抢票的准备。”
就在同一时间,国家大剧院向西20公里的中间剧场免费露天电影院也出现了久违的烟火气,巨大的墙体上投放着电影《流浪地球》,小朋友们在旁边嬉戏玩耍,大人们坐着观影,而杨云则和同事在旁边兴奋的售卖着冰棍和爆米花,“现场大概来了300多人吧,而且很多一家三口是从朝阳区、东城区等特意赶过来的,大家有些戴口罩看,想想那个画面真的是有点辛酸和无奈,但是那天我们感觉特别好,挺感动的,也觉得剧场马上又能走起来了。”
6月6日晚,中间剧场露天电影院放映现场。
复工又停工
6月11日,北京市报告了有新发地活动史的第一例本地确诊病例,随后几天确诊病例不断增加。
江颖和朋友们相约去看音乐会的计划暂时搁浅。6月13日,国家大剧院、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等暂停开放,中间剧场也回归了线上办公,“我们6月12日还在筹划第二天的放映计划,谁料到疫情严重了,心情就像过山车,刚到峰顶,又跌到谷底,心都凉了。”杨云无奈地表示。
知名话剧演员董汶亮回忆说,“就在6月初,我们即将复工的那些同事都特别高兴,我记得特别清楚,好多人都在发朋友圈,有的甚至数着天数。但是忽然间就这样了。”
对于董汶亮而言,如果不是疫情的爆发,今年4月他本来应该在剧院参演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暴风雨》。这部2018年曾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经典莎剧,本来计划在今年4月复演,最终被搁浅。“其实加上这两年的生活积淀,我们萌生了很多新的感受和想法,还挺期待这次复演的,但是真是没有想到北京这边疫情一波两折,真的就变成了‘暴风雨’,短时间内不可能演出了,大家都非常遗憾。”
疫情期间因“卖樱桃自救”引起广泛关注的民营剧场鼓楼西剧场,在6月16日这一天,却发布了关于鼓楼西话剧团招募演员的消息。
鼓楼西剧场招募演员截图
其实,创始人李羊朵当天的心情并不好,防控形势突然变紧张,不仅让原来大家翘首期盼的剧场开业变得遥遥无期,而且原本鼓楼西剧场要请演员周一围从杭州来北京做话剧《枕头人》的线上朗读也因此搁浅,鼓楼西剧场当天公众号推送周一围剧本朗读的文章原本都已经编辑好待发送。
“我当时听到消息真的特别绝望,但不想认命,想要做一种对抗,客观条件不允许,但我们越要坚挺地活着”。当天,鼓楼西剧场的推送紧急换成招募演员的文章,该消息也被大家大量转发,有人评价这是当天唯一让人高兴的消息。李羊朵坦言,“其实演员招募计划本来在后面,只是那天情绪使然,就觉得一定要开始执行了,也是希望和圈里的人一起提气吧,大家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但我们不能太过沉沦。”截至目前,鼓楼西剧场已经收到了近五百份应聘简历。
近日,李羊朵刚刚拿到了热播网剧《隐秘的角落》原著小说《坏小孩》话剧改编权,导演已经确定,编剧还在谈,她表示,如果顺利的话明年七、八月就可以排练,九月份就可以全国巡演。“其实我们是希望让自己能够动起来,虽然现在没办法重启线下演出的大幕,但我们一直都在时刻准备。”
提升抗风险能力
自剧场停演以来,“云演出”已经成为疫情期间剧场保持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一种普遍形式,而付费艺术,场地资源再发掘,戏剧与游戏、旅游的结合也成为新的努力方向。
国家大剧院进行了一系列线上艺术生产创作的尝试与探索,成功打造了10部“同舟共济战疫情·国家大剧院在行动”系列抗疫文艺作品,在线点击量突破2.1亿次;开启了“春天在线”“声如夏花”系列线上音乐会,目前18场在线点击量超5.8亿次。
对于之后是否收费,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线上观演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观众的线上消费习惯还需要慢慢培养。如果收费,观众的消费习惯养成、艺术机构的收费模式都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假以时日培养和探索。
保利剧院在疫情期间,通过“保利票务”App免费向观众提供戏剧,音乐剧,音乐会,大师课等视频资源。保利票务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表示,“保利云剧场”自2020年3月初上线以来,截止7月3日总计上线193项演出项目,视频播放量达到300万以上。在版权方面,保利剧院也通过公司采购和与演出负责人沟通等方式获得播放授权。“疫情结束后,我们首要任务是尽快将票务平台的各项业务恢复如初。但是‘保利云剧院’这个品牌我们会一直做下去,这也是今后文化艺术大发展的重要趋势。”
往年此时,中间剧场科技艺术节已开始如火如荼的线下筹备中,而今年,方案才刚刚彻底敲定不久。艺术总监满顶表示,后疫情时代社会语境变化大,原本做的节目规划已经不太适应当下的情况,因此中间剧场今年重新调整了所有的节目,试图用一种非传统剧场方式来回应当下发生的事情,部分节目也为防疫常态化下人群聚集的控制做了相应的调整。“无论疫情风险等级如何变化,哪怕最高风险等级,我们都有可以表演的艺术形式。”
对于鼓楼西这样的民营剧场,剧院即使能够重新开业,受限于30%的上座率,他们仍然需要考虑演出的成本和收益问题。李羊朵告诉记者,在未来的发展阶段,考虑到剧场未来的生存问题,成立公司运营“鼓楼西好物”或者“鼓楼西优选”之类的产品线、进行付费朗读剧本和线上直播都是努力的方向,“其实大家对优质的内容付费已经习惯了,只是说我愿意为什么样的内容付费而已”。
中间剧场总经理杨云谈到,他们还是要继续挖掘戏剧场地本身的价值,包括除了已经在开展的剧目展演,电影放映,拍摄广告、公关活动、剧场写真等等,也在尝试将戏剧元素和户外真人游戏结合在一起,把一些社会现象跟戏剧游戏结合到一起,反映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些目前是否能带来经济利益还不知道,但是很有意思,会让别人记住你。此外,我们也在尝试做互联网嵌入式的一些东西,包括戏剧跟旅游的结合和戏剧类的节目等等。”
静待剧院开
疫情期间,线上艺术等多种艺术展演为剧场演出探索了更多可能性,而对创作者来说,现场仍然是无可替代,并且值得等待的。
杨云表示,“线上展演的目的还是希望大家能回到舞台,戏剧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表现方式,这种现场感是替代不了的,你可以用内容去替代,比如说我们把原来发生在剧场的故事替换了,但是这种参与的你才隔这个屏幕是感受不到。对于做戏剧的人,一旦放在线上,它很可能就变成另一个工种了”。
国家一级导演黄盈告诉澎湃新闻,“现场艺术有很多东西是无法通过网络信号直接实现的,或者说如果他真有被替代的一天的话,那可能是人类文化史上很大的转折点了。我觉得舞台是人类生活在世界上最基本的对真实感的需求,戏剧艺术本身是在虚构一个故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舞台、演员和观众一定是有一个互动的创作过程。”
7月12日下午,北京市召开第149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通报说,北京已经连续6天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治愈出院人数不断增加。当前北京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态势继续保持可防可控可预期。
疫情防控形势转好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而创作者们也在北京继续坚守着舞台。
“好戏不常有,舞台需坚守,时间就那么自然而言地流过,觉着很多东西都没有那么重要了,但想舞台,演好戏的执念却未减少。”董汶亮7月4日在朋友圈感叹。
“过两天如果正常的话,我也该回剧院复排了。如果按计划能够正常回剧院排戏,我想我肯定会比以前更加珍惜舞台,经历疫情后,感受到了舞台的来之不易,一定会去认真面对、好好的享受、诚心的表达,否则真的是愧对舞台。”董汶亮如是说。
当问及如果回到音乐厅面对座无虚席的观众,他理想中的首演是哪一场,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吕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希望把贝多芬的交响乐带给大家,2020年也是贝多芬的诞辰250周年。选择贝多芬不仅是因为他的作曲技巧,创作出发点的伟大和整个节奏的宏伟,最重要的是他的音乐理念中有一种不言败、永远抗争的一种精神,而这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的。”
目前,上海、杭州等地的部分剧院已经开票演出。世界范围内,欧洲维也纳金色大厅在6月也重新起航,继续演奏古典乐章。在北京,由于新发地疫情的反复,“后疫情时期”重启线下剧幕仍然需要耐心等待。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静待北京剧场里的“春暖花开”。
相关标签:
济南庆典公司
农新
云上演出
戏曲
观众
名家
过年
记者
湖北
日报
相关新闻
- 2024-05-11北京演艺集团第十届“五月演出季”如约
- 2024-05-11临夏州赴天水市开展文艺演出暨文旅推介
- 2024-04-18淄博大剧院五周年重磅演出揭幕
- 2024-04-182024中国(天津)演出交易会开幕
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