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78-528-25688

专业演出活动公司多年经验

为您提供专业活动策划演出服务!

演出市场

“五十六朵花”公益演出走进内蒙古 中国儿艺播种艺术种子

作者:宁秀文化 发布时间:2021-06-19 08:01
近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带着儿童剧《成语魔方》和《小卡车·变变变》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和科右前旗。在三天的时间里,为当地孩子带来十场高品质的艺术演出。儿童剧用艺术浸润孩子的心田,潜移默化地传播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据悉,此次演出是“五十六朵花——中国儿艺优秀儿童剧走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公益演出活动,继新疆阿克苏之后的第二站。
 
  “播种一颗艺术的种子”
 
  中国儿艺系列组合式小剧场儿童戏剧《成语魔方》目前共完成了五部,包括16个成语短剧。这次中国儿艺带来的是《成语魔方》系列剧第一部,现场演出了《揠苗助长》《班门弄斧》《滥竽充数》三个成语故事。故事围绕小朋友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展开,加入了新的人物关系,丰富了故事内涵。
 
  
《成语魔方》在阿尔山剧场演出 张影/摄
 
  《揠苗助长》讲述了好吃懒惰的老爹终日在家里睡懒觉,既不管地里的庄稼,也不管儿子的肚子,儿子眼看村里其他人家的禾苗渐渐长高,心里着急,便想办法说服老爹,让他燃起斗志,好好种地的故事。《班门弄斧》从王生视角切入展开故事:王生饱读诗书,最崇拜的人是圣贤孔子,苦于无人愿当他的学生。一天,他遇到了一个老先生带着两个学生,两个学生谦恭有礼,而先生看起来却有些吊儿郎当。趁学生离开时,王生想和先生比比学问。这时,学生回来了,告诉老师他们听到了一个小木匠在鲁班面前卖弄本领的故事。《滥竽充数》讲述齐国的大王喜欢听三百人的吹竽合奏,只找到了二百九十九人,还差一人,武士无奈,只能将吹糖人的南郭先生带回凑数。
 
  
《成语魔方》在科右前旗演出 张影/摄
 
  演出中场,演员和台下的小观众互动,玩起了成语接龙,她们时而认真思索,时而争相举手回答。《成语魔方》带领小观众们走进传统文化,让他们喜欢上了成语,也体会到了成语故事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
 
  《班门弄斧》给阿尔山市第一小学三年级的刘润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出很有意思,突出了一个滑稽的人,他总是在真正的行家面前假装自己有能耐。”科右前旗第一小学三年级的田雅茹说,演员们演得特别真,好像真的回到了古代。她的同学娜米雅从《成语魔方》中学到很多道理,“不可以滥竽充数,不可以骗人。”
 
  阿尔山市第一小学副校长侯跃峰说,儿童剧《成语魔方》把中华传统文化演绎的特别精致,孩子们通过书本看不到这样的精彩,舞台的演绎直观生动,启迪他们的智慧,润泽他们的心灵,让孩子们更能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孩子们是第一次看儿童剧,对边垂地方的孩子来说,这是一场艺术和知识的盛宴。
 
  作为《成语魔方》的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薛白表示,“这里的孩子,离大城市比较远,很少看到儿童剧演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作为国家专业的儿童院团,来到这个地方演出,我们是带着极大的热情的。对于孩子们来说,在成长过程中,对儿童剧会有新的认知。对我们来说,中国儿童艺术工作者所肩负的东西不只是戏剧,还要带着一颗温暖的心去感动孩子,播种一颗艺术的种子,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戏剧,什么是表演。”
 
  “小卡车,加油”
 
  在阿尔山、科右前旗两地,《成语魔方》在剧院中,分别为阿尔山第一小学、阿尔山市第二小学、第一中学,科右前旗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的孩子们演出。《小卡车·变变变》则走进阿尔山市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科右前旗民族幼儿园、第二幼儿园,三位演员与孩子们近距离互动。
 
  
科右前旗民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露出了笑脸 张影/摄
 
  《小卡车·变变变》是一部适合低幼孩子的益智趣味儿童剧。演出上半场,演员手中拿着小道具,随手就变出孩子们熟悉的物品,孩子们紧紧盯着台上的演员,充满期待,既好奇又兴奋。演出下半场的剧情趣味性十足,小卡车一路克服困难,帮忙为动物园生病的小河马送药。小卡车的命运牵动着小朋友们的心弦,小卡车过桥时,阿尔山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为小卡车担忧,挥舞着稚嫩的双手,口中齐声喊着,“小卡车,加油”。
 
  阿尔山第一幼儿园园长曹阳看在眼里,她非常感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们为孩子们带来的儿童剧演出,“这次演出让我们的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儿童剧的魅力,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演员们极具艺术表演力,令在场的所有小朋友们拍手叫好。”
 
  杨成既是《小卡车·变变变》的演员,也是《揠苗助长》的导演。他介绍,“变变变”系列虽然小,但是非常灵活,小朋友可以近距离观看,能够有强烈的互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好的把内心的感受与热情释放出来,大胆地表达自己。《成语魔方》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基础,把这些成语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它也是一个对外交流的桥梁。
 
  
演员与阿尔山市第一幼儿园的小朋友互动 张影/摄
 
  学史更知使命与担当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和科右前旗,是“五十六朵花——中国儿艺优秀儿童剧走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公益演出活动,继新疆阿克苏之后的第二站。据了解,这是中国儿艺于2021年开启的公益演出项目,该项目计划自2021年至2026年组织百余场公益演出及儿童戏剧主题系列活动,分阶段走进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广西、西藏、海南、云南、四川、贵州、吉林、黑龙江、台湾等10省5个自治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公益性演出为抓手,带着适宜走基层的优质轻便有品质的儿童文艺作品,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为当地孩子演出。
 
  中国儿艺到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地域的公益性演出,已经持续多年。杨成说,“过去,我们有歌唱、舞蹈、小品,和小同学进行现场的拉歌。到了后面,我们演出的剧目类型就不一样了,完整的儿童剧优秀作品走到更多的地方。通常会有一个体量稍微大一点的剧目在剧场演出,还有一个体量稍微小一点的剧目,灵活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演出。《成语魔方》等剧目留在剧场演出,像‘变变变’系列当中的《小吉普·变变变》、《小卡车·变变变》就更多的走进学校。”
 
  杨成在演出中经历过艰难的环境与恶劣的天气,“我们在西藏日喀则海拔4000米的高度进行演出,爆晒缺氧,在自然环境之外,还要克服自己身体上的种种不适,但给孩子带来演出,他们反馈回来热情的互动,让我们感觉到精神释放了。”
 
  薛白多年参加公益演出,走到边疆最贫困的山区,给她最大的感触就是孩子们的需要,他们的眼神,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有的时候在舞台上特别累,路途遥远也很辛苦,但是只要演出的时候,看到孩子们那种特别纯净的眼神,充满希望、热情看着你的时候,我觉得我们的事业还真是非常神圣的。从内心来说,我不想留任何一点力气。我有时候身体也不好,但是只要到台上,我就想把我全部的热情拿出来给这些孩子们。他们特别高兴的时候,我就觉得太值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中国儿艺在各地演出过程中,也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演职人员在学习党史中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岗位上履职尽责,为群众尽心竭力办实事。此次演职人员参观了兴安农村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了解红色星火燎向科尔沁草原大地的革命历史。
 
  
中国儿艺演职人员参观兴安农村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中国儿艺供图)
 
  “我们外出演出会有意识的了解当地的红色发展历程,寻找红色教育基地去学习。我们也会给学校、社会机构做相关的演出,传播党史,让青少年以生动的、立体的、符合他们年龄段的形式进行党史的学习,这是我们的社会职责。”杨成说。
 
  薛白深知,“文艺要有正确的方向,学史更知道使命与担当,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怎样继承先辈遗志,怎样去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去践行党史,传承精神,教育孩子们。”
 
  责编:杨晓君
相关标签: 济南庆典公司 农新 云上演出 戏曲 观众 名家 过年 记者 湖北 日报
相关新闻
服务范围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78-528-25688

微信号

jinanyanyi

二维码
线